追尋台灣生活的足跡——地衣荒物

2017/08/02青豆

接近大暑,七月的大稻埕,熱氣將所有景色放慢了速度,站在毫無遮蔽的街屋之間,彷彿用第三者的眼光在看一場電影的片段,人們緩慢地經過,不趕時間,不特別要前往哪裡,巷弄裡有股大稻埕獨有的乾貨、蜜餞和線香混合的氣味。地衣荒物寧靜地蜷縮在其中一棟街屋的一樓,慵懶的外貌並不張揚,唯獨裡面展示的選物卻像貓眼放著光,讓你在對望的那一刻,會忍不住被召喚著走進去。

因為喜歡大稻埕的街屋,地衣荒物一開始就擇定這裡。

地衣荒物並不時髦,說起來也不新潮,但可以讓你很放鬆。他是那種有個性的貓,但卻不會對你張牙舞爪;他會在你身邊繞一繞,可是不會對你搖尾巴,喜不喜歡,全憑你自己的判斷。 

地衣荒物背後的主人——謝欣翰,用自身品味從紛雜的設計物件中篩選,以自己的方式馴養出現有的地衣荒物樣貌。以前當過平面設計師、舞者,任職於日本品牌 Omake,謝欣翰過去畫畫的時候養成了收集靜物的習慣,選物之路,由此展開。


謝欣翰多元的背景,培養出他獨到的眼光和深刻的思考。

在 Omake 的工作讓謝欣翰認識許多日本人,因此察覺我們習以為常的事物,在他人眼中卻可能獨一無二、充滿台灣特色。謝欣翰提到當時招待日本客人去喝魚丸湯,他們甚至覺得打包用的紅色帶子和塑膠袋很可愛,想要帶回家。又或者吃熱炒時習慣用的台灣啤酒杯,在其他國家都沒有這種大小,在日本,喝清酒用小杯子,喝啤酒則用大杯子,謝欣翰笑著說這就是為了方便划拳時一口乾,只屬於台灣的 shot 杯。 

然而台灣有這樣一個地方嗎?藉由物品把台灣的文化、個性、常民生活的美轉達給那些渴望知道的人。


地衣荒物的特色在於選物之美,裝潢上遂選擇低調來突出這些器物。

地衣荒物陳設的都是台灣的物品,有各處選來的老件,也有精心挑出的設計師作品。現在的選物店少以「台灣」為特色,謝欣翰希望能將台灣的工藝之美被更多人看見,透過選物將台灣人生活的足跡和故事留存下來,地衣荒物就是謝欣翰寄予這樣心意的平台。 

「台灣的選物店比較多日系、歐美的,或者就是單純都賣老物的,我們想要找到自己詮釋的台灣風格的選物,想要尋找台灣生活軌跡,也是希望國外可以回頭看台灣。課本上的歷史,關於建築、古董的描繪,幾乎都是殖民政權的宮廷建築或權貴使用的高價品,那些跟我們的生活沒有直接關係,我們要找到的就是一般庶民用得到的,是一種台灣的風格。追尋生活的軌跡就是在找台灣的風格,也是把這些軌跡整理給大家看到、理解。我們希望大家不要把老件當古董,若只把它當成擺設就失去意義,所以我們的老件不會賣太貴,之前有客人買了我們碗盤回去之後就當作每天晚餐的飯器,還拍照給我們看,還蠻窩心的。」

謝欣翰選物的方式不是隨興而至的,他有理想中地衣荒物的模樣,並且依此選擇物件。由於台灣的文化本身是複雜而多樣的,他們順著台灣的足跡去找到喜歡的選物,並且試圖從這錯綜的文化之流中取出純粹的部分,留取那些能經過時間考驗,反覆使用能越來越美的物件。


地衣荒物的選物風格並不刻意討好或盲目跟著流行,相較之下更為純粹、長久。

「我們希望找到質樸的元件跟素材,不會是工廠量產,也不會是大量製造的,要是手工,符合土地的素材,可能是用稻稈、木頭、陶瓷,使用的材質都是很粗糙原始的,然而會因為時間越來越好看。雋永,經典,可以很簡單,可是不會因為流行過了大家就膩了,他耐看耐用,也因為設計簡單,不管放在什麼空間都可以,經得起環境和時間的考驗,不會有太強烈的符號性,不會有太多追求流行的設計,這是我們選物的堅持。」

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店內大量陳列的北投燒,謝欣翰如數家珍地介紹著:「北投燒是台灣人做的,但是是日本人設計的。當初日治時代的時候有一個人叫松本龜太郎,他發現了北投這個地方的土很棒,就拿來燒製成陶土,隨著日據時代結束,該地卻變成垃圾掩埋場。那是只有那時候的台灣才會有的用品,由日本人設計,使用台灣的土,然後台灣人製造,現在已經沒有了,這就是一段很珍貴的記憶。」

北投燒不會有太多色彩,這個系列則是呈現出兩種質樸色彩的撞色。

謝欣翰對於乘載著故事和生活片段的老件情有獨鍾,他自述:「比如說紙,揉了會變皺,鐵的油燈放久會生鏽,木頭會有被磨的痕跡,我就會覺得這些痕跡很美,像是廢墟,他就是會有故事,因為所有的物件會有痕跡,都是關乎人的使用方式,這些物件因為跟人有關而產生了質地的變化。」

可是對他而言,舊物的販售與陳列,提供給消費者的並不是「復古」、「懷舊」之情,他說:「我想用整理過的品味向大家好好介紹台灣的故事,這些故事不只是爺爺奶奶的故事,那其實就是你家的故事、我們大家的故事,也許說阿嬤家會顯得很懷舊,但應該要認知到其實那就是我們的源頭。」

對於謝欣翰來說,老件的存在並非提供懷舊之情,是讓人們意識到自己的源頭。

不過在選物的過程,若想完整呈現「台灣生活」的真實樣貌,物件只有好壞,沒有新舊之分。順著生活的足跡尋找到,能代表台灣風格的,不會只有老件,也有年輕創作者默默耕耘的痕跡。與謝欣翰走遍台灣各地去發掘、尋找才得到的老物或老師傅作品放在一起的是新世代設計師的創作,「我們覺得這些東西於生活是沒有界線的,你喜歡就喜歡,不會管它是什麼時候做或者是誰做的。我們不推崇名家,我們更喜歡找名不見經傳的工藝家,其實我們會希望維持店內創作者的稀少度以及物件的稀少度,所以希望店裡的東西不是到處都看得到的。」

物件經由人的手被創造出來,再與擁有的人創造記憶,許多不能言傳的歷史與文化就這樣被揉進物品裡,隱藏在那些使用的痕跡之中。但很多故事就這樣被時間的流動遺落,不曾再被拾起,謝欣翰用他獨到的眼光抓住這些物品,讓它們不再被忘記,更因為再次被使用而美麗。

地衣荒物除了精心挑選的老件,也有新設計師的作品。

地衣荒物 Q&A

會想跟大家特別介紹的區塊是!

老件因為都非常難以取得,歡迎喜歡台灣早期常民文化的朋友來看看,新設計師也都是很罕見精細的作品,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的手工製品,喜歡職人工藝品的朋友們也可以前來觀賞。最近特別讓我著迷的是各種鐵鋁製品的收納用具、文具跟鍋碗瓢盆,可以拿來陳列跟裝各種用具,很有質樸跟粗獷的風格,夏天接觸到冰涼的金屬也很舒服,一進門左手邊就可以看到一大堆,馬上就覺得很涼。

有什麼辦過的活動很難忘呢?最近有想請大家來玩的活動嗎?

每一場都很難忘!接下來 9 月 1 號到 3 號有個台北藝穗節的演出「次元感官」,結合手碟樂手、油水投影和當代舞者,10 月會有「大稻埕荒物展」我們會把地衣荒物所在的街屋青藝埕整棟都弄起來當展間,非常歡迎大家來玩!

請介紹五樣自己最喜歡的選物!

這個是用棕櫚樹的根部做的刷子,因為是根部的關係所以它的毛很細,很適合拿來拋光一些金屬和玉石。這是一個台南八十幾歲的老師傅編的,因為編的手太痛他已經不編了,所以這之後就會失傳。這個就是他做的最後一批。

這個疊燒要介紹一下,它是用疊起來的燒法,以前的人比較窮,將中間的圈故意不上釉再疊起來燒,一來不會黏住,二來可以一次燒製比較多,對貧苦人家比較划算。這是民初的時候燒的,已經一百年了,質地依然保持當年的純粹,跟簡單樸實的美。

這個區域的作品是台灣有個插畫家叫 Yu Yao,最近做的這個系列是混土,混合不同的土質產生變化,我很喜歡她的有機跟不規則的感覺,這些器具也都可以拿來當餐具,上面有一些不同的變化,我覺得很耐看。

這個物件很簡單,他是台南的陶瓷結合黃銅的品牌「伏流物件」,一系列的作品很優雅、實用。除了燈之外這個立架可以拿來當花器,也可以作為咖啡的濾杯,陶跟銅都是可以充滿很多變化的材料。

這是台灣的鐵跟木頭,後面有個洞可以直接掛起來變成掛勾,可以很輕易地改變家的風格。

地衣荒物
地址:台北市大同區民樂街34號
營業時間:週一~週日10:30-19:30(週二公休)
Facebook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1H5earthingway

撰文:青豆  攝影:周柏辰